一般來說,新建浴廁有大致的一些工作內容及相關工序:


(1)隔間牆:


一般大多為砌1/2B磚牆+單面水泥砂漿粉刷(外側),需看隔間位置,如與原有牆面接合,則需剔除與原有牆面接合處之粉刷層,加設接合補強筋(#3或#4鋼筋,用以增加與原有牆面接合及耐震的能力,並減少接頭裂縫的形成),植入深度約9~10cm(依原有牆面厚度調整),外露的鋼筋長度約15cm,在砌磚同時將其接合在2皮磚的磚縫砂漿中。


砌磚前,磚須先充分澆水,讓磚維持一定的含水量後再砌築,較不會將水泥砂漿的水分吸走,造成牆面因水泥砂漿乾縮過快黏結力變差,導致日後產生裂縫,磚牆L角須以交丁施作,磚與磚之間的磚縫也必須滿漿(無孔隙),砌磚最好拉設水線,以維牆面完成的平整,門開口上方若還有磚面,則須設置預鑄RC楣樑,以減輕門框承重,以防止日後門框變形。紅磚的選用也有很大差異,依CNS 382-建築用普通磚,將磚區分為1等磚及2等磚,孔隙小、尺寸足、表面平整的1等磚,才是最佳的磚牆材料,惟單價高,一般泥作工程較少採用。


近年來也有廠商開始以預鑄輕質混凝土板、輕隔間灌漿(水泥板封板)...等材料及工法的變換,來取代傳統磚牆,主要原因為不會增加過多的樓板載重,也較傳統磚牆耐震,單價也較砌磚+水泥砂漿粉刷便宜。


(2)汙、排水管線銜接:


居家增建浴廁最常碰的的問題,便是污水管(糞管)的銜接,若是原有汙水管採明管施作(位於樓板下方,可由樓下掀開天花板便可看見管路)還好處理,樓板洗孔後由樓下配置即可,若是一般透天住宅,則須考量有無管道間?若無管道間則需另外配置銜接至污水處理設備(化糞池),則會增加管線增設的費用,新建的浴廁地坪得採地坪套高方式埋設污、排水管,以此方式施作便可考慮不需將原有地坪完全打除,可直接將地坪套高。汙水管設置位置也需配合將來選用的馬桶規格配置(一般大多分為30cm及40cm)。


(3)給水及電源管線連接及配置


依新建浴廁位置最近的電源插座及燈具控制線延伸至新建浴廁位置,供日後電源及燈具管路連接,給水管(冷熱水管)亦同,惟熱水管須經由熱水器連接或另外設置電能熱水器,若另外設置電能熱水器,則須由開關箱另設置1迴路220V的電源供電能熱水器使用。


管線配置一般皆為打鑿新設牆面的方式配置,再回補水泥砂漿,無論是磚牆或是預鑄輕質混凝土板,皆可以此方式施作,新設的給水管,最好經過2天的試壓後,在進行後續工作。


(4)新設牆面處理


一般浴廁最常碰到的問題,便是浴廁的牆面外側壁癌(一般皆在離地高1M以下產生),所以新建浴廁的水泥砂漿粉刷格外重要,個人最常使用的方式,是以水泥系防水材添加在水泥砂漿中,磚牆雙面皆須以水泥砂漿粉刷施作,內側為打底,供黏貼壁磚,外側為一般室內牆面,以粉光方式處理,水泥砂漿粉刷工作,最常犯的錯誤是未黏貼灰誌,僅憑著師傅的經驗及目視來維持抹牆的平整,若師傅手路不佳或師傅在精神不佳的情況下,都會抹出不平整的牆面,最好的方式便是黏貼灰誌,確保牆面的平整度完善,一般灰誌黏貼的間距約在1.2M以下,需黏貼壁磚的牆面的平整度要求需要更高,灰誌間距都控制在60cm左右(因現在壁磚很多都以30*60cm的規格施作),打底平整,相對的壁磚黏貼後的的完成面也會很平整,一點小小步驟便可達到大大美觀,這是一定要要求師傅的重要環節。


另一種方式,是在水泥砂漿粉刷後,待粉刷層乾燥,施以矽酸質系防水材(最少2道)塗佈內外牆面,形成防水的第二道防護。


(5)防水層


相關材料可參酌另一篇文章「防水材料資訊」


 


http://tw.myblog.yahoo.com/max-5168/article?mid=193&prev=227&next=161


 


一般大多採用彈性水泥,除可增加新設牆面壁磚的附著性,也是常見的防水材料,一般消費者購買方便可DIY施工;個人最常使用的浴廁防水層施工,係以防水樹脂塗佈(1底2度)牆面及地面,尤其牆面及地面的接頭為最常發生滲水的地方,更須另外處理,以不透水不織布鋪設於牆面與地面接頭,牆面與地面最小鋪設高度為30cm(不織布寬60cm),搭接長度最少10cm,牆角部份以油漆刷施作防水材料補強第3道,以降低新設浴廁的防水層失敗造成滲水的機率。


(6)鋪貼地壁磚


鋪貼地壁磚前須做的功課,便是讓業主挑選地壁磚的樣式,一般統包廠商大多都以國產地壁磚25*25cm+25*33cm的地壁套磚,其實也是能要求更改規格的,只是若有價差,則業主需要酌補。


貼壁磚施工一般皆會先規劃壁磚分割的方式,先打水平基線後以墨斗彈設墨線在牆面上,將牆面區分為好幾個區塊施作,若是壁磚以不同規格及顏色混貼,則須以混貼的區塊區格線分開施作。磁磚黏著劑的選用也有差別,一般常見的施工方式:水泥黏貼、磁磚黏著劑+水泥黏貼、益膠泥黏貼,個人是較偏向採用後2種,水泥黏貼也可以,但一定要記得添加海菜粉,以免水泥漿乾縮過快,造成日後壁磚膨貢或因溫差造成的壁磚翹曲突起。


無論選用何種規格的壁磚,都以「雙面落土」(牆面及壁磚皆塗上黏結材)的方式黏貼,當然小尺寸的壁磚(10*10cm以下,如馬賽克磚...等)不好施作且小尺寸壁磚沒吃到黏結材的機率很小,便可省略。壁磚填縫完後才施作地磚,切記!


地磚鋪設則是以排水孔高程為基準,往回推至牆面打設1水平基線(要拉洩水坡度),地磚施作個人都採用半乾濕工法(俗稱騷底),失敗率較低。地磚施工另外還有軟底砂漿鋪設及硬底鋪設...等方式。若有乾溼分離拉門的設置,須於鋪設地磚同時埋設拉門門檻。


因一般居家浴廁大多2坪以下,洩水坡度1/100(每100cm長,其2側高程差1cm)及可達到相當優良的洩水性能,洩水坡度抓的太大,地磚面太過傾斜也不好看,個人大多以1/100做為洩水坡度調整的依據。


(7)釘製天花板


最常見的是PVC天花板,除板材本身防潮外,價格也很實惠,還有花色可供挑選,一舉數得。天花板施工就較平凡,水平基線打好後,拉設水線安置固定材,與一般居室空間的天花板釘製方式相同,只需慎選固定材,若以角材施作,則須選用防腐角材,若以鋼架施工,則須選用鍍鋅鋼架。


(8)衛浴設備及相關設施安裝


安裝衛浴設備(馬桶、檯面式面盆或一般面盆、浴缸、乾溼分離...等)、相關設施(如毛巾架、除霧化妝鏡、鏡平台、置物架、浴櫃、燈具、插座、開關...等)。


安裝馬桶有分乾式施工及濕式施工,其實較正確的馬桶安裝應為乾式施工(打設膨脹螺絲),安裝迅速且日後維修更換也容易,僅需鋪設地磚時配合於馬桶位置拉水平而已,只是國內從很早以前便都以濕式施工(可能都認為填水泥砂漿會較穩當吧!),且不需地磚泥作配合調整,一般水電師傅便可直接安裝並由馬桶底下的水泥砂漿厚度調整水平即可,只是日後要維修更換較麻煩(馬桶需要維修更換的機會也較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嚕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